|
自闭症,医学上也称孤独症,是一个尚没有被全社会知道、了解的病症,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目前在中国的发病率为6/1000。在公共场合参与和表演的活动可谓是少之又少,自闭症儿童只能从事难度有限的游戏,是因为他们对物体的兴趣较低,也不愿意和其他儿童进行交流,不愿意尝试他们对新奇事物或陌生环境的体会。由于自闭症儿童不愿主动进行社会交往,因而他们对日常性游戏也就玩得较少。2007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以提高人们对自闭症和相关研究与诊断以及自闭症患者的关注。此次活动的目的是让海峡两岸的社会大众真正了解什么是自闭症和体会自闭症孩子家长的难处,对于儿童孤独症的预防康复知识的普及。
儿童自闭症的表现:
1.无语言型:通常会被误认为听力有问题或是失语症。
2.立即仿说:分为有变化有弹性的仿说、没有变化没有弹性的仿说。前者被视为自闭症儿童具有表达沟通的意图;后者多半不具有沟通意图。
3.延宕仿说:在一段时间之后喋喋不休地重复某些字、词、成语、句子、整首诗或是歌曲,同样也会有沟通性或非沟通性之分,而这种行为通常和情境、压力有所联系。
4.说话不带感情:只是在告诉你,而不是和你谈话,也没有一般人说话时一问一答、一来一往的特性。
5.无法掌握音调、音量:说话时有如木偶一般,十分机械化,无法通过语音的音调、节奏、抑扬顿挫来表现情绪或是感受,也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音量。
6.字义无法变化:如学校和校正,不能分辨其读音。
7.代名词反转:“你”、“我”、“他”等代名词有混淆的现象。
8.不清楚肯定与否定的概念:常使用“不”,而较少使用甚至不会使用“是”或“好”。
9.文法结构不成熟:会使用自己的语言,通常只有常跟他接触的人才了解其语言所隐藏的涵义。
10.很少发问:除了强迫性的行为表现外,他们很少会提出问题来发问。
11.固着性:不管情境的变化,重复地念着某句话。
12.不会使用因果性的语言:如因为、所以、因此、如果等词汇。
![]()
|
|